防霉杀菌涂料是在保证涂料装饰性的前提下,在涂料中添加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材料,达到防霉抗菌目的;同时,防霉抗菌材料能有效抑制霉菌对涂料中有机树脂的腐蚀,从而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防霉涂料,主要是以有机砷和酚类化合物作防霉剂,尽管防霉效果好,但是毒性大,使用不安全。本文介绍一种高效、广谱、低毒、长效的环保型防霉抗菌建筑内墙涂料。
1主要原材料及配方
1.1主要原材料选择
环保型防霉抗菌建筑内墙涂料由成膜物质、防霉杀菌剂、颜料、填料和各种助剂所组成。而研究高效、广谱、低毒、长效的防霉抗菌剂是本项目的技术关键。
1.1.1防霉抗菌剂
为选择适合环保型涂料使用的防霉抗菌剂,我们收集到l8种防霉抗菌剂进行了效果检测,见表1。
注:供试霉菌为黑曲霉、黄曲霉、变色曲霉、桔青霉、拟青霉、绿色木霉、辣叶芽枝霉、球毛壳霉。供试细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
从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防霉抗菌~I]FMKJ一6、FM KJ一8、FM KJ一1 1、FMKJ一12、FM KJ一14、FMKJ—l5的防霉抗菌效果比较好,但FMKJ一12、FMKJ一14、FMKJ一15三种防霉抗菌剂的加入对涂料颜色和储存稳定性有影响,不太适用。此外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选择二种以上防霉抗菌剂复配效果更好,这样既能发挥协同效应,又能增加抗菌谱。将复配后的防霉抗菌剂进行效果检测,见表2
从表2看出,第2种防霉抗菌剂的防霉抗菌效果比较好,配缸性好,符合环保型防霉抗菌建筑内墙涂料的使用要求。
1.1.2成膜物质
乳液质量对涂料性能有很大影响,如乳液品种、乳液中游离单体含量、助剂、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和甲醛含量等,与环保指标均有密切关系。游离单体含量高和助剂成分可导致
VOC和甲醛含量指标升高,因此在配方设计中要全面考虑涂料性能。
1.1.3颜料和填料
环保型防霉抗菌建筑内墙涂料中颜料和填料的筛选必须以重金属含量测定为依据,选择原料组成稳定、细度适中、重金属含量低且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材料作为本涂料的颜料和填料,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遮盖率、流平性、耐洗刷性和防沉淀性。
1.1.4助剂
涂料性能的好坏,助剂是关键。虽然助剂加量很少,但对涂料的VOC和甲醛含量等指标有较大影响。因此配方中的助剂必须在符合环保指标要求前提下来选择最佳用量,力求体系中的颜、填料达到有效的均匀分散,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开罐性,涂层平整光滑。
1.2涂料配方
2技术性能
3环保型防霉抗菌建筑内墙涂料应用技术
(1)涂料的施工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墙面含水率应控制在10%以下,pH值小于10。
(2)基层处理:旧基层必须除去霉斑、油污、粉尘和松散物质,尤其旧涂层必须彻底清除,露出基底,然后涂刷一道碱溶液进行杀菌处理。
(3)待墙面干燥后批刮防霉抗菌喊子,干燥后打磨,养护24 h。
(4)涂刷防霉涂料:涂料施工二度,第二度施工须待第一度涂膜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施工完毕通常保养7天(25℃)。
(5)施工前涂料可用水稀释,加量为10%,须将涂料搅拌均匀,确保涂料稠度及色泽均匀一致。
(6)可采用刷涂或辊涂,理论用量为12 m2/L(涂层厚度约u30 m)。
(7)施工时严禁加入有机溶剂或使用沾有油污物的容器和工具,施工结束应及时用水清洗施工饥具和容器,以免涂料干燥后清洗困难。
4结语
本研究选用复合抗菌的材料,在水和空气中即可发挥其抗菌防霉作用,较少依赖光照强度和光源种类,可应用于一般光照强度的室内环境。产品性能达到GB/T 9756—2001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中优等品指标、GB 18582—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的指标和GB 1741—1979漆膜耐霉菌测定法 中的0级指标,抗菌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