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DI替代TDI研制水固化911聚氨酯防水涂料

 1概述

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其具有整体防水效果优异,机械性能优良,耐化学药品好,冷作业施工,操作方便,易修补,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建筑防水领域内作为一类新型的防水涂料得以推广。2007年6月l4日建设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59号)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列为重点推荐推广的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通常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但是, 由于TDI从2005年l0月起,其产品价格一路走高,至2007年9月底每吨价格己涨~56000元,2008年4月下旬底的市场售价每吨仍达46000元。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聚氨酯防水涂料巾的A组分中只占l8%至20%,而材料成本要占~J42%至46%。随着TDI原料的一路暴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成本日益增加,而产品售价非但不涨反而有所下降。这给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企业带来不小冲击,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推广应用。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从2005年10月起,产品价格正好回落。于是,在2007年上半年我们选用了价格相对较低的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来代替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来生产双组分水固化非焦油911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试验研究工作。产品性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目前因市场行情持续低迷,止2008年l0月底TDI的市场销售价已跌至每吨不~24000元,而MDI的价格也同步回落,虽然MDI与TDI相比,其价格优势在减少。但从环保和防水涂料产品的性能、安全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采用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来代替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来生产双组分水固化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目前仍是首选的。

 

2实验部分

2.1主要原料

A组分: 聚醚多元醇(上海高桥石化三厂),MDI(进口或国产),稳定剂(市售)。B组分:软化剂(江苏句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增塑剂(市售),无机颜填料(轻钙、重钙、滑石粉),催化剂(A33),水,表面处理剂、触变剂(市售)。

 

2.2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实验配方

A组分:聚醚多元醇(二官能团、三官能团)100份,MDI20-24份,稳定剂1份。B组分:软化~mj25~30份,表面处理剂0.4~0.5份,增塑剂10~15份颜填料40~50份,触变剂3~5份,CO2吸收剂10~15份,水6~8份,催化剂0_3~0.5份,防老剂0.3-0.5份, 其它10份。

 

2.3生产工艺

 

2.4·I生能检验

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了工业化大生产,其技术受让于国内十余家生产企业,其中的一家企业生产的聚氨酯防水涂料,2007年8月经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按国家标准《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见表1):

 

 

3结果和讨论

3.1 MDl与TDI原材料比较聚氨酯防水涂料中所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通常采用2,4一甲苯二异氰酸酯占80%,2,6.甲苯二异氰酸酯占20%的,含一个苯环,官能团为2。常温下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而TDI是剧毒危险品,有强烈的刺激味,对运输有严格要求。本试验采用的MDI是一种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含有二个苯环,分子量LLTDI大,官能团为2,室温下呈液态,2,4体含量(重量):49~50%。凝固点:l0~15℃。MDI是非危险品,无刺激气味,产品挥发性较小,蒸汽压(@25℃,mmHg)<0.0003,对人体毒性相对较小,对运输无特殊要求。在生产、施工过程无污染产生,深受生产、施工人员欢迎。有利于工业安全保护。因此,使用MDI较TDI安全。MDI蒸汽压比TDI低得多,在普通良好通风的情况下对人体损害性小,而TDI则很难达到公众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规定的在8h工作环境中蒸气压小于0.02mg/L的标准。从分子结构上,MDI与TDI,在分子结构上均含有二个相同官能团NCO,分子结构有相似之处。试验结果表明,用MDI(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完全可以用来代替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本产品以水作为交联剂,俗称911聚氨酯防水涂料。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对生产工人的健康影响。

 3.2聚醚多元醇组合对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预聚体聚合过程中主要是一NCO与聚醚多元醇的反应,当一NCO与.OH的摩尔比在适当的比值时,聚氨酯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聚醚多元醇的分子结构。经试验(试验结果见图1),选用二官能度的聚醚所得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弹性好、断裂延伸率高,但拉伸强度低;选用三官能团的聚醚三元醇所得聚氨酯材料拉伸强度高,而弹性差、断裂延伸率低,这是聚醚三元醇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MDI)形成立体交联结构所致。试验结果,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预聚体中采用聚醚多元醇混合配比,即聚醚二元醇:聚醚三元醇=1:2,再添加适量的低分子聚醚二元醇,其综合性能较好,拉伸强度可达(2.0~2.6)MPa,断裂伸长率可达(500~580)%。

 

                 图1聚醚多元醇组合对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预聚体NCO%的含量对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

预聚体.NCO的含量是决定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的一个最主要的技术参数。在制备聚氨酯防水涂料时,通过改变预聚体中的.NCO质量分数,可以调节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机械性能。通过试验,预聚体中.NCO的含量(W-nco)从3.5%开始到5.5%,试样的拉伸强度逐步增加,伸长率也逐步增加,当W-nco的含__量增加到一定值时,伸长率逐步递减(见图2)。这是因为随着预聚体中W-nco的增加,预聚体中的刚性链段增加,极性基团增多,易于形成氢键,使得涂膜的拉伸强度增大;而当W.nco的增大到一定值的,预聚体的分子链长度将变短,分子量减少,而且刚性基团的增加限制了分子链在拉伸过程中的运动,使得涂膜的伸长率减少。试验结果表明,用MDI生产水固化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预聚体的W-nco比使用TDI时应低~些,质量分数相对TDI来得低,宜控制在(4.5~5.0) %

 

3.4预聚体聚合温度、反应时间的确定
在预聚体聚合过程中,预聚体反应本身是一个放热反应过程,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所需反应时间就短。在预聚体聚合过程中,MDI的反应速度LLTDI快,在MDI投料时,宜采用滴加方式加入,并且开始滴加时反应锅内的温度不宜高于60℃。若聚合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部分交联,影响产品质量,且预聚体粘度大;若温度过低,则反应不完全。经试验,预聚体的反应温度宜控制在(75±5)℃ ,比用TDI的预聚体的反应温度略低,反应时间为(2.5~3)h。3.5自流平性、固化速度对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本产品是以水为固化剂,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CO:气体。如果涂膜时流平性差,表干又太快,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CO 气体,包括二个组分混合搅拌时产生的机械泡就不能完全跑出来,在试样固化成膜后,滞留涂膜内的气体将内部形成一个一个泡孔。这些泡孔将影响涂膜的物理性能;如果固化慢、操作时间长,虽有利于流平,但不利于施工,施工效率低因此,要获得高性能、施工性好的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在二个组分混合涂布时,需要有较好的自流平性和适当的表干时间。要保证涂膜施工时自流平性好,主要是A、B二个组分要有适当的粘度。具体措施有:尽可能采用低聚合温度(聚合温度宜在(75±5)℃)和高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量为3000或4000的三官能团聚醚);采用了多种、轻质的、易分散的无机颜填料,并根据气温选用适当粘度的软化剂来调整B组分粘度。B组分适中的粘度和相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分层现象。

涂膜的表干时间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加入量来控制。经试验,在高于在30~C环境条件下,在无催化剂条件下,MDI的试样的表干时间不超过2h,此时需要加入缓凝剂,来调节表干时间;但随着环境温度下降,表干时间越来越长,需要随着环境温度下降,增加催化剂的加入量。综合产品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可施工性,试样的表干时间在6h左右为宜,实干时间不大于12h为宜。这样制得的试样涂膜,密实好,泡孔小,表面光洁。而TDI则不同,即使温度再高,仍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

 4结语

通过试验和工业化大生产证明用MDI(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来代替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聚氨酯防水涂料是切实可行的;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聚氨酯防水涂料》GB/T 192500-2003要求:

用MDI生产的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储存、施工与用TDI生产聚氨酯防水涂料均相同。使用MDI生产聚氨酯防水涂料不仅仅要考虑产品成本,更重要的是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更安全、环保。

用MDI生产的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不掺煤焦油,不含甲苯、二甲苯、醋酸乙烯酯之类有机溶剂,根据需要不掺或少量掺一些无毒溶剂;无刺激性气味、无毒性;所选用原材料种类少,生产工艺简单合理、易操作;产品不仅可做成黑色,同时也可做成其它颜色(例如铁红色)。施工时对基层含水率要求不严,可在无明水的潮湿基层上直接施工,可满足各类防水的要求。这是本产品在施工性一大优点,区别于用MOCA生产的其它聚氨酯类防水涂料。

总之,MDI值得在聚氨酯防水涂料行业中推广应用 

下载:http://www.ctdisk.com/file/4041907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